钟山茶讯
详细信息

雨润新芽,春茶将醒,茶园生产指南速速到

发表时间:2025-02-24   阅读次数:85

          春风拂绿,细雨润泽,又到一年春茶生产的关键时节。科学的生产技术对于提高春茶品质、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。那么,如何做好茶园管理,小编奉上一份春茶生产秘籍,让您的茶园生机盎然,优质高产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一、做好茶园生产管理


1、加强田间管理


开采茶园:晴好天气及时清除杂草、修剪侧枝、排除积水,机采茶园宜春芽萌动前修整冠面,保持茶园通透,便于采摘。早春追肥催芽壮树应在开采前30~40天左右施用,淮河以南茶区宜在2月底前完成,选阴天或小雨天气施尿素15~20kg/亩,叶色白化、黄化成龄茶园可适当减施,追肥应开沟或配合浅耕施用,沟深10cm左右。春季虫害以蚜虫、黑刺粉虱和绿盲蝽为主,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,建议以采代治,若虫害发生严重,应优先使用苦参碱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,并确保安全间隔期后采茶。


幼龄茶园:春季施尿素2.5~5kg/亩,新植茶园和幼龄茶园出现缺棵断垄,可在3月上旬前将缺苗补齐,补植后浇足定根水,注意保苗。幼龄茶园春季定型修剪,1年生幼苗定高15~20cm,2~3年生幼苗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10~15cm定剪。


2、有序开展春茶生产

      提早做好茶叶加工场地、工具设备的清洁整理。组织专业人员对茶厂电路、设施设备进行检修调试,维修损坏设备。根据茶叶生产采摘劳动力需求预估,提早对接采、制茶劳务人员,配备好生产、生活必需品。开展岗前培训,做好生产准备。及时关注茶芽萌动及病虫害发生情况,合理安排采摘时机、采摘轮次,做到适时采摘,应采尽采。鲜叶采收储运应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及相关标准规定要求,及时进厂加工付制,注意生产安全。



二、积极防范应对“倒春寒”

如茶芽萌动后遇大幅降温,在温度降到4℃前,及时组织人员抢采幼嫩芽叶,来不及采摘或达不到采摘标准的茶园应及时采用“倒春寒”应急防冻技术,减少冻害损失。


1、防霜扇防冻

可设置在地面气温降至4℃以下时自动启用防霜扇,开启时间当日19时至次日7时。


2、树冠覆盖

冷空气到来前,采用无纺布、遮阳网、作物秸秆等材料覆盖茶树蓬面,待倒春寒结束,要及时揭开覆盖物,确保茶树正常生长。


3、灾后管理

喷水融霜:具备喷灌条件的茶园,融霜前开启喷灌系统去除茶树上的积霜,有效减轻冻害。

适度修剪:仅叶片受冻,可不修剪;若危害茎干,可将上部受冻枝叶剪除,剪口比冻死部位深2cm左右,以防止枯死部位扩大,尽量保留腋芽。修剪应在气温回升且基本稳定后进行。


三、做好采后田间管理

1、防霜扇防冻

不采摘夏秋茶的成龄茶园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一次重修剪,根据树势和土壤肥力状况,修剪高度控制在离地40~55cm,重修剪应在5月中旬前完成。采摘夏秋茶的成龄茶园,春茶结束后进行轻修剪,修剪深度3~5cm,剪除瘦弱、病虫、枯枝,保持茶行通风透气。


2、及时施肥除草

    修剪前施速效氮肥,一般成龄茶园尿素10~15kg/亩,行间开沟施入,深度10cm左右,或配合中耕除草同时进行。梅雨季节前应确保完成一次除草,幼龄茶园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适当增加耕作除草次数。


3、加强病虫防治

通过修剪、悬挂诱虫色板等措施,减少虫口基数,诱杀成虫,减轻茶小绿叶蝉等害虫危害。诱虫色板按25片/亩悬挂,诱虫板底边距茶树蓬面20cm。


转自江苏省农业农村厅